中央生态环境资金入库专家评审常见的9大《专家意见》中央资金入库,可研方案的逻辑非常的重要,问题不清,方案就针对性不强,方案就不容易批复,那我们要如何提高可研方案的质量? 那我们就要看看在入库评审中专家都关注哪些内容?会提哪些意见?根据这些意见我们就有了完善可研方案模版的方向。 1. 资金方向符合性 评审关注:必须与申报指南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完全符合。 常见缺项:如实验室设备不在支持范围。 专家表述:“不符合入库要求。” 2. 省级规划的符合性 评审关注: 需提供省级水生态环境保护“十四五”规划、省级流域规划等省级重点规划内容相匹配,最好和规划中明确的河湖、县市或项目相匹配。 常见缺项: 仅提供市级文件,未上升到省级规划; 引用内容与原文不一致,或断章取义。 专家表述:“补充与十四五规划的关联系。” 3. 建设的必要性,现有问题的关联分析 评审关注: 现状水质超标指标、超标倍数、超标时段、超标河段长度,最好有近三年的历史数据作为支撑; 点位附近或者上游存在的风险点,历史发生的事件; 是否关联国省控断面。 常见缺项: 仅用文字描述“水质较差”,无数据; 未做污染源分析。 专家表述:“未体现项目必要性,污染问题不突出,需补充相关数据。” 4. 现有监测能力情况 评审关注: 明确列出项目所在县(区)已建水质自动站数量、监测指标、数据联网情况; 新建站点与原有监测网的关系。 常见缺项: 现有监测体系缺失的能力表述不清; 现有监测体系反映了哪些环境问题。 专家表述:“新建站点必要性性不足,原有监测网可以满足现有需求。” 5. 选点依据及最终定位 评审关注: 选点依据和上面的环境问题做关联; 确定好明确的点位,并取得相关部门的用地批复。 常见缺项: 无明确的GPS信息及现场情况; 涉及用地的,无用地批复。 专家表述:“现场点位不明,未做可行性分析,项目涉及用地,无相关部门批复。” 6. 资金预算合理性 评审关注: 工程费用、软件费用参照当地定额; 设备预算,须提供当地历史成交价或3 家以上供应商盖章报价单。 常见缺项: 预算无相关证明文件。 专家表述:“设备预算较高,无相关证明文件。” 7. 运维方案 评审关注: 项目验收后的运行维护方案及运维主体; 运维费用明细及承担部门。 常见缺项: 无运维方案及费用明细; 未明确运维经费由谁承担。 专家表述:“可研未给出运维费用测算表及财政预算文件,无法保障长效运行,需补充。” 8. 资金配套说明 评审关注: 项目主体地方配套应大于项目总额的10%; 运维资金配套情况。 常见缺项: 配套承诺函无财政部门文号、公章; 运维资金未承诺配套。 专家表述:“县级财政配套资金,未见财政局盖章,需重新出具。” 9. 绩效目标要可量化 评审关注: 必须同时设置“产出指标、效益指标、满意度指标”三大类,目标要量化为数字; 量化目标要可考核。 常见缺项: 目标写成“明显改善”“显著提升”,无量化; 专家表述: “绩效目标中产出数据未量化,建议量化为数据有效率等可考核指标。”
文章分类:
行业资讯
|